
11月22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租車應用公司Uber雖然只成立了短短五年,但它目前已經破了幾項紀錄:公司已經籌集了15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市場估值已經超過170億美元,目前已經進入了46個國家覆蓋了229座城市。據消息稱它每個月營收總額幾乎達到10億美元。然而,即使有這種表現,在很多科技媒體眼中,Uber已經從英雄變為惡棍。在早期,這一打車應用因打破了不穩定、高成本的出租車壟斷而備受好評,而現在Uber卻被指責用不公平的手法對待競爭對手和批評家。
11月17日,Uber高管埃米爾·邁克爾(Emil Michael)在一次私人晚宴上表示,公司打算花費100萬美金向媒體揭露批評家的丑聞,尤其是科技博客Pando的主編莎拉·雷西(Sarah Lacy)。事后邁克爾就此事進行道歉。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在推特上表示邁克爾的言論“不人道,并且與我們的價值觀和理念背道而馳”,但他并沒有要求邁克爾引咎辭職。
盡管這根本不是個借口,這番言論的確是針對一系列有關Uber的批評性文章做出的反應,尤其是雷西和她發表的文章。雷西表示以自由主義和爭強好勝觀點聞名的卡拉尼克是硅谷“混蛋問題”的典型代表,這意味著風險投資家正在對那些無所顧忌且缺乏社交禮儀的企業家進行日益增多的投資。近期,她指責這家公司“性別歧視和女性貶抑”,因為Uber在法國里昂的分部會將乘客分配給那些“辣妹”司機。雷西表示她已經從智能手機上刪除了Uber應用程序。
Uber從來不懼爭議。在它進軍出租車市場的過程中,它無視了當地法規,導致當地法院下令禁止其服務。有消息稱Uber公司派自己公司的“品牌大使”通過競爭對手應用程序Lyft叫車,隨后又取消服務,或者逼迫Lyft的司機叛變到Uber公司。卡拉尼克承認他干擾了競爭對手的籌款——他在競爭對手籌款前事先告知潛在投資者Uber打算進行更大規模的籌資。
租車應用的網絡效應非常強大:作為一家公司它招募了更多司機,這將減少乘客的等待時間,從而吸引更多人乘坐;這將進一步吸引更多司機,因為他們從每一次拉載乘客可以賺取更多。這一連鎖反應導致出租車市場很快分出勝負。Uber的強硬手段導致它領先于自己的競爭對手:據估計它的營收已經是Lyft的12倍,且正在以10倍的速率增長。
科技公司往往會說他們的業務需要“快速前進,打破陳規”。無論是Uber試圖超越競爭對手,Facebook胡亂修補用戶的隱私設定,或者亞馬遜在與出版商Hachette發生爭執后艱難的談判策略,雄心勃勃的科技公司往往會蓄意測試可接受性的慣例。他們會冒著顧客和監管部門與自己為敵的風險。也許他們已經注意到廉價航空公司——例如美國精神(Spirit Airlines)航空公司和瑞安航空(Ryanair)——面對客戶和媒體評論員的指責時變得多么厚臉皮,但它們仍非常成功。人們可能會說他們非常憤怒,但如果這一服務又便宜又方便,那么客戶真的很難拒絕。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