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音樂事業部收購音樂網站蝦米網,繼騰訊、京東等巨頭外,阿里巴巴布局數字音樂領域。但有分析人士指出,蝦米網“先侵權后分成”小偷模式一直被業內詬病,阿里巴巴通過收購屢陷版權糾紛的蝦米網進軍數字音樂領域,并不明智,更有可能為其謀劃的集團上市埋下隱患。
那么,蝦米是誰?阿里巴巴為何要收購它?在盜版橫行的國度,蝦米為何還是引起眾怒?
靠盜版音樂賣錢的蝦米
【蝦米突破了大眾關于盜版音樂的底線—不僅是試聽、免費下載,而是用盜版真金白銀來賣錢】
蝦米網是2006年由原阿里巴巴四名員工創建的音樂社區,其模式自稱為“音樂淘寶”。即鼓勵網友往蝦米網上傳音樂(以蝦米幣給予鼓勵),用戶從蝦米網上下載一首歌曲需花費0.8元,如果下載過的歌曲如果被分享一次,用戶將獲得0.2元收益。如果用戶分享在網頁上的鏈接被點擊并下載,用戶將會獲得0.1元/次的收益。
因網友所發布的大部分內容是未經授權的作品,但用戶下載則需要付費,蝦米網成為盜版音樂的聚集地。蝦米網P2P這種先侵權后分成的特殊分銷模式,一直被業內詬病并引起了一些音樂人的憤怒。
有業內人士稱,當沒有版權的音樂上傳到蝦米服務器后,他就充當了非法音像提供商的角色,當年百度音樂搜索到盜版音樂都被起訴,更別說儲存并提供下載了。
甚至音樂人發文指責“蝦米網突破了大眾關于盜版問題的約定俗成的道德底線”—–將盜版真金白銀地拿來賣錢。“在盜版國度里,試聽可以,免費下載可以,卻拿盜版來賣錢,是可忍孰不可忍!”
2010年9月,獨立音樂人李志,聯合十數位民謠藝人,發出聯合聲明,抗議蝦米網收費下載侵犯其版權,要求蝦米網道歉。蝦米網在最初的回應之后,再無聲音,只是悄悄刪除了與這些音樂人相關的專輯——但不是全部,至今仍能搜索到一些。蝦米也落下了“沒有誠意”的指責。去年10月,著名音樂人左小詛咒曾公開炮轟蝦米,稱蝦米網向用戶提供付費下載服務,但原創作者卻并未因此獲得收益。
對于長期以來盜版的指責,蝦米網的高層曾回應:蝦米在努力談版權,其他版權只是時間問題;歡迎音樂人來談版權分成問題;如果不愿意和蝦米合作,我們會馬上刪除專輯。
對于蝦米網的高層回應以及網上的聲明,有唱片公司代表稱即使其聲明成立,仍然無法掩蓋其“盜版交易平臺的實質”:號稱幫助音樂人賺錢,開發新的下載模式,其實質仍然是盜版在先。這就好比,你家有很多寶物,經常被盜,某天你發現一個其中一小偷在集市上銷贓,你抓住他理論,他卻說,老兄你別生氣,你看偷你的人那么多,已成事實,我想幫你,所以賣了賺錢,回頭還會和你分成,你看好不好?你要是不愿意,我把贓物還你。——這是十足的小偷邏輯。
版權糾紛或為阿里集團上市埋下隱患
【前有迅雷因版權糾紛擱淺IPO之路,蝦米的盜版紛爭將阿里巴巴整體上市蒙上陰影】
蝦米的盜版問題廣為所知,阿里巴巴對其進行收購,說明阿里巴巴布局數字音樂的迫切—QQ音樂在2012年5月被整合到騰訊電商控股公司,2012年11月京東商城上線數字音樂頻道,百度整合了旗下MP3等頻道成立百度音樂。巨頭環伺,阿里巴巴必須盡快出手以備在未來的數字音樂爭斗分得一瓢羹。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截至去年的5.1億網民中,網絡音樂的用戶為3.86億,網絡音樂市場規模達到近28億元。除去唱片出版方的覬覦,擁有著龐大流量和完善支付流程的電商平臺自然攻占渠道是情理之中。
但業內人士指出,阿里巴巴通過收購一個盜版問題纏身的音樂網站來搶占數字音樂市場,并非明智之舉。北京市律師協會著作權法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委員周俊武律師說,蝦米網日后會面臨的侵權索賠行為對投資者阿里巴巴來說是面臨著很大的風險。
事實上,阿里巴巴曾經因為盜版侵權問題而止步數字版權交易的探索。2010年阿里巴巴曾推出淘寶數字頻道淘花網,但在上線數月后因出現大量盜版侵權內容被告發,隨后并無大的動作。
多種跡象表明,阿里集團謀劃在2013年整體上市。分析人士指出,在謀劃上市之際,蝦米侵權和盜版產生的賠償問題不僅將會讓阿里巴巴付出的相當的金錢代價,也會因糾紛產生的品牌損失、訴訟官司給阿里集團的整體上市蒙上陰影。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網因假貨水貨猖獗被美國列入出售盜版商品的年度“惡名市場名單”中,一個月前,在阿里巴巴的努力和承諾下,淘寶網終于從這個名單中被除去。蝦米網的盜版引發的版權糾紛或許將再次使阿里巴巴背負“盜版惡名”。
版權糾紛一直是中國互聯網公司上市路上的定時炸彈。2011年,在上市前夜,迅雷宣布無限期推遲上市,原因歸結于“美股行情不佳”,但據業內分析人士稱,認購不足與版權訴訟方面的壓力才是導致迅雷IPO擱淺的主要原因。此前,在迅雷上市前夕,包括索尼、華納、環球、新藝寶在內7家唱片公司集體起訴迅雷,指出其客觀上參與、幫助了侵權錄音制品的非法傳播。7家公司要求迅雷立即停止侵權,并公然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共計2050萬元。為了規避版權訴訟風險,迅雷將旗下涉及侵權案最多的狗狗搜索以1萬元低價出售。即使迅雷對版權問題進行了迅速的處理,卻依然因盜版非議波折上市之路。
阿里巴巴將如何處理這個隱患呢?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