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4月30日,注定要成為”網紅”企業家董明珠格力職業生涯20多年以來最為暗淡時刻。就在這一天,明星企業格力電器公布的2015年年報顯示,公司業績在短短一年時間暴降422億元,單一空調業務已經無法支撐公司的持續奔跑,而多元化業務競爭力又沒有形成,格力電器路在何方?
一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從1400億大降422億元,降至977.45億元,需要多長時間?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給出的答案是1年。剛剛發布的2015年財報顯示,作為國內空調行業老牌龍頭企業格力電器,營業收入從1400元億直接降至977.45億元,暴降422億元,同比下滑29.04%;同時受到格力率先掀起的空調價格戰沖擊,凈利潤也從141億元降至125.32億元,同比下滑11.46%。
在格力電器營收一年內大降422億元的背后,既存在于主營業務過于集中和單一,空調業務早在前幾年便遭遇發展的天花板,但是格力方面卻一直向外界釋放”空調業務”沒有天花板的假信號,從而導致一大部分投資者被格力當時所營造的假象所迷惑。
同時還在于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擴張之路過于緩慢。過去幾年以來,董明珠一直以格力是一家專業化企業為營,并且表示格力就是做空調的。如今在主營業務頻頻遭遇天花板的背景下,格力電器才從去年開始開始加速新能源、生活電器、工業制品、模具、手機、自動化設備等新興產業。

然而”主業單一遭遇天花板,多元化緩慢增長沒亮點”,最終讓格力電器也在市場上也讓更多的商業合作伙伴遭遇發展的新迷茫。接下來的格力空調業務到底應該何去何從?失去了快速增長和發展的格力空調,又如何可以為其龐大的線下市場分銷網絡和商家帶去穩定的收益和回報?
可以看到,在過去兩年來格力已經”四面開花、八面出擊”的多元化擴張業務中,冰箱、小家電,以及手機遲遲沒有在市場上進入穩定發展的軌道,也沒有成為經銷商可持續發展的新支撐和新軌道。
不過在專業人士看來,去年空調市場的低迷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格力空調營收在一年內暴降近3成,這背后應該是格力電器掌門人董明珠借行業低迷時期”甩包袱”、”擠膿包”,將過去的持續大漲積累的壓力釋放掉,從而謀求在接下來的格力電器轉型”輕裝上陣”奠定基礎。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