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一點資訊“一點學院•百校萬人計劃”正式落地復旦大學,同步開展的“2017一點學院高校行”首期線下活動圓滿收官。現場,高樟資本創始人&CEO范衛鋒,知名自媒體人、三表龍門陣運營者三表,一點資訊副總編輯白蘭作為專場導師為在場師生帶來新媒體發展趨勢及運營經驗的分享。

范衛峰:內容創業成功的核心是“找到你自己”
高樟資本創始人&CEO范衛鋒作為一點學院復旦大學場專場講師,從投資人的角度為在場師生分享了其對內容創業的心得和體會。
范衛鋒認為,創業的大部分機會都是偽機會,但內容創業的機會卻是真的。從媒體的歷史車輪看,電視、互聯網門戶網站到現在的新媒體,一切的變化都始于技術。技術的變革產生了新的渠道,新的渠道需要新的內容服務消費者。技術引擎推動了一波又一波新變化。因此,做內容的人首先要盯住技術的變化。其次,要盯住人口的變化——90后的興起讓我們開始將越來越多的注意力放在這一群體。
“目前所處的時代在自媒體創業和內容創業的時代,類似于《水滸傳》之中由朝廷的各路兵馬、將領向山寨瓦解的過程,未來是各種山寨重構整合的過程”,范衛鋒認為,內容創業想要成功,核心是“找到你自己”,做自己最適合的事情并實現它。

三表:內容創作≠內容創業
“內容創作不等于內容創業”,三表龍門陣創始人三表在分享課上開篇點題。他認為,內容創作的特點是門檻低、隨時可寫、無固定時間和高機動性。而內容創業雖然是風口,但依然存在二八原則,只有20%的人最終能夠獲得成功。“有幾千萬個從事內容創作的人,一個熱點話題出來后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三表強調,內容創業之前,需要思考以什么樣的風格切入進去,如何能夠被大家記住。
對于內容創作與創業的區別,三表認為,寫作是和自己的交流,和讀者的交流,這一點,掌握一定的心理學非常重要。而內容創業既需要創作,也要將自己定義為一個生意人。內容創業者不是孤軍奮戰,而要考慮身后團隊的吃喝拉撒和生活用度。如何貼熱點、創造高閱讀量,是內容創作團隊的使命,也是市場的需求。
“公共話題不要怕撞車,因為弱勢群體需要大家發聲、揭露,這是發聲的權利,寫字人的風骨所在。但另一方面,也要謹防陷入道德審判的狂歡,這是網絡鍵盤俠愛做的事情”,三表強調,要注意評論的界限。做選題要有價值取向,要三觀正,并且尊重常識。
最后,三表分享了三表龍門陣的6條門規:1.有辨識度的風格;2.盯準一個垂直領域,見縫插針;3.別拿自己當渠道,要有核心生產力,有自己的核心思想;4.要勤奮;5.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賺千萬就要操千萬的心;收尾“彩蛋”,公眾號取名要帶數字!

白蘭:用產品思維做公眾號
作為收官導師,一點資訊副總編輯白蘭以《人機結合:運營和編輯、用戶和讀者》為題分享了人機結合的關系和自媒體運營之道。她指出,應該用產品思維運營自己的公眾號。
“算法實現了去中心化,以用戶為中心。互聯網大數據的積累,讓我們能夠獲得用戶更精準的畫像,對用戶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而把內容匹配給用戶”,白蘭首先介紹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內容處理方面的應用:第一,可以給文章打標簽、做畫像,在過濾低俗內容的同時,為用戶推薦合適的內容;第二,與大數據結合,通過點擊、瀏覽等用戶行為發現其興趣所在,并根據定位、時間、手機機型等分析精準推薦內容。
機器算法的作用毋庸置疑,但白蘭也同時指出,算法在文章分發時存在一定弊端,讓用戶陷入“信息繭房”的危險,造成用戶眼界逐漸變窄。因此,白蘭強調,個性化分發需要加入人工編輯的力量,“編輯對文章、算法運營的模型意義是非凡的,兩者有效的結合,才能夠讓平臺做到真正的‘千人千面’”。
白蘭認為,算法的去中心化讓內容的決定權由編輯轉交于用戶,用戶想看什么,就為其推薦什么。因此,傳統編輯與內容運營者的區別在于,運營者需要以做產品的思維做內容,要了解你的用戶是誰。用戶是否愿意點擊內容,取決于選題是否新穎,標題是否具備吸引力;分享則取決于內容品質和推廣策略;評論量取決于選題能否引發網友共鳴;而能否被用戶收藏,則取決于內容的價值。
據介紹,一點學院是一點資訊為自媒體人、新媒體運營者、高校學生等人群提供的內容孵化平臺。作為一點資訊新媒體重點扶持項目,面向校園群體的“一點學院·百校萬人計劃”將與全國100所重點院校進行合作,重點扶持1萬名大學生自媒體IP,目的在于打破內容同質化、低俗化僵局,為多元化內容創作和發展注入生機,構建良好的內容生態體系,而這也是一點學院成立的初衷。(完)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