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互聯網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浪潮再度掀起了輿論對科技行業的熱議,而在還未上市的金融科技企業中,京東金融是一家引人注目的超級科技獨角獸。
目前,京東金融定位于一家為金融機構提供企業級服務的科技企業,商業模式為B2B2C,即通過服務B端金融機構,提升其在C端用戶的客戶體驗,最終達到幫助B端金融機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目標。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金融于2013年10月開始獨立運營,短短四年里便發展成為一家超級獨角獸企業。京東金融成功離不開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創新的商業模式。
先進技術助力高質量發展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曾在博鰲論壇上表示,“中國還有大量的第一產業跟第二產業數字化程度是不高的。未來,那些數字化程度不高的產業也會慢慢轉變得更加數字化,科技公司就可以跟它們去做結合。”
舉個C端用戶有切身體會的例子,在金融反欺詐工作中,目前京東金融的圖計算能夠通過超過14億個用戶節點的圖以及所有在這些節點上發生行為的相關行為的連接,把一系列的用戶和行為都描述出來。其生物探針技術可以通過手機終端采集到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超過120個指標,比如按壓力度、設備仰角等,通過機器學習計算專屬行為模型,實現用戶的身份判定。
此外,京東金融在硅谷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致力于開發人工智能前沿技術。來自亞馬遜、微軟、Google、蘋果等的很多科學家,都加入到技術團隊當中。
據報道,京東金融正在積極推進城市計算業務,正在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服務政府和大型國有企業,解決城市交通、規劃、環境、能耗、商業和公共安全等痛點,提高大型企業產能和業務效率。
數字經濟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京東金融把自己的技術、數據和場景優勢,特別是服務金融機構卓有成效的經驗擴展到城市計算領域,不僅業務發展空間巨大,而且有深遠社會意義。
B2B2C商業模式驅動服務升級
京東金融對自身的科技公司戰略定位是一條探索已久的必然之路。先用科技解決金融的問題,再把金融的業務還給金融機構。這種模式在全球范圍內都是獨一無二的,這順應了時代的變化趨勢,未來會有很大的機會創造出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回顧1.0階段,京東金融致力于風險定價,將數字資產化,開發出數字化的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新模式,助力制造業、流通領域和消費領域企業的升級,并幫助小微企業、95后甚至00后的年輕人以及三農客戶享受到了普惠金融的服務。
到了2.0階段,京東金融的新定位是服務金融機構的數字科技公司,用B2B2C的模式,為金融機構提供數字化的企業服務。“一是助力金融機構將數字資產化,二是助力金融機構將資產數字化,從資產端、資金端兩大方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
目前資本市場十分看好京東金融全新的商業模式。4月17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18第一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京東金融以1500億元以上估值排名第六。
作為一家主營業務為To B數字化企業服務的企業,京東金融的B2B2C模式已經證明在企業服務(目前主要是針對金融機構服務)領域具有獨特競爭力。而其在技術、產品和服務、業務模式上的創新性,也成為了支撐其高估值的核心所在。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