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除了融資消息頻出,車輛亂停亂放甚至被統一收治后堆積的壯觀照片,也讓共享單車成為“上頭條”的熱點之一。
而在3月3日晚,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時,也被問到了對共享單車的看法。他提到,共享單車作為新事物來得太快,社會依然需要適應時間,行業競爭也正會更為白熱化。
從最近共享單車平臺接連發起的免費騎行活動來看,這些平臺仍選擇了“走老路”——通過免費來吸引和留存用戶。
雖然眼下共享單車競爭正歡,但業內普遍認為,共享單車市場出現合并幾乎是遲早的事。從資本關系看,騰訊投資了滴滴和摩拜單車,而滴滴是ofo的投資方之一,意味著騰訊很可能將在共享單車領域再次扮演整合的推動性角色。
摩拜、ofo融資規模較大
關于兩個輪子的戰爭,正在這個自行車大國上演著,表現之一便是融資PK。
從全國范圍來講,目前共享單車領域規模相對較大的是ofo和摩拜單車。ofo自去年9月獲得來自滴滴的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后,3月1日又宣布完成D輪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億元)融資,此次融資由DST領投,滴滴、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Coatue、Atomico、新華聯集團等多家國內外知名機構跟投。
而摩拜單車,自年初至今累計融資額已超過3億美元,還沒有算上去年的融資。2月下旬宣布再次獲得D輪后新融資前,摩拜單車在1月初剛剛完成D輪2.1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投資方名單里除了華平投資、TPG、紅杉和高瓴等資本方,還包括騰訊、攜程和華住這樣的企業。
騰訊研究院網絡空間研究中心秘書長張孝榮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領域已經聚集了數十億元資金、30多家投資機構,行業競爭激烈。目前有5家公司比較突出:摩拜單車、ofo、小鳴單車、優拜單車、騎唄。此外,由你單車、小藍單車、哈羅單車、1步單車、funbike單車、云單車、奇奇出行、智享自行車等也都獲得了較早輪次的投資,分別在北京、杭州、深圳等地布局。
共享單車競爭激烈
在共享單車領域,既可以看到曾經的滴滴、快的大戰模式的影子,也可以看到O2O的特征。比如,各平臺如何平衡城市拓展節奏,鋪太慢會被對手搶占先機,鋪太快如何控制成本、避免資源浪費,以及近期開始顯露的靠“免費”吸引用戶的“走老路”趨勢。
除了接連出臺的融資消息,車輛亂停亂放甚至被統一收治后的壯觀照片,也讓共享單車成為近期“上頭條”的熱點之一。
目前一線城市對共享單車的監管治理尤其敏感。對于平臺如何理解監管標準的制定與出臺、應對亂停亂放問題的解決對策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聯系了摩拜單車和ofo,不過至記者截稿,兩平臺均未回應采訪。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馬化騰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共享單車作為新事物來得太快了,短短幾個月就迅速成為熱點,社會在這方面的適應依然需要時間,這個領域的競爭正進入白熱化的階段。
“我擔心的是,激烈競爭之下,現在有些共享單車已經從付費往免費方面走了,后續會不會倒貼錢讓用戶去騎單車?行業會怎么演變?那時候會再發生什么事情?這是我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馬化騰稱。
另一方面,摩拜單車曾向用戶發起“全國首個共享單車騎行倡議”,其中包括響應政策的未滿12歲前不要騎車上路、遵守交規、不要上私鎖、不非法移車、不亂停亂放、監督舉報不文明行為等。
此外,近期螞蟻金服投資的永安行,則宣布聯合芝麻信用推行“免押金掃碼租車”服務,只需滿足芝麻信用評分600分以上。芝麻信用生活行業資深總監王曦對媒體稱,目前芝麻信用的開通用戶約為2.5億人,芝麻信用600分以上是一個較為寬容的區間,支付寶大部分用戶能達到600分,這也是支付寶結合實際門檻進行調整后選擇的區間。
不過,類似通過滿足信用分條件就能免押金的做法,此前已有共享單車平臺嘗試。而不管是平臺發起倡議,還是借第三方的信用體系劃定相對寬松的門檻,目前對用戶的約束成效似乎并不明顯。
共享單車市場將現整合
根據企鵝智酷的調研,從用戶的出行場景來看,高達62.9%的用戶使用共享單車完成地鐵站/車站至目的地之間的距離。共享單車目前主要投放的地點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車站/地鐵站和目的地之間容易形成短途出行的高頻需求。而從共享單車用戶的單次騎行距離分布來看,92%的用戶單次騎行的距離在5000米以內。單次騎行3000米以內的用戶最多,占61.3%,其次是3000米~5000米之間,占30.7%。
用戶剛需成立的同時,站在另一角度,資本的快速大規模涌入是把雙刃劍。對此,獨立互聯網評論人洪波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keso怎么看”中稱,“中國互聯網是在資本的支持下走到今天的,風險投資的歷史功績沒人能夠抹殺。但當風險投資越來越變成一場無聊的堆錢游戲,輸贏全看錢堆得有沒有對手高,創業環境和創業者心態就都被扭曲了。”
洪波認為,互聯網創業的本質是研究用戶、鉆研技術、打磨產品,把握這個行業帶來的機會,不斷創造奇跡,而不是融資、融資、再融資,然后跟另一個資本恐龍合并,終結競爭。
種種原因放到一起看,雖然眼下競爭正歡,但業內普遍認為,共享單車市場出現合并幾乎是遲早的事。而從資本關系看,騰訊投資了滴滴和摩拜單車,而滴滴是ofo的投資方之一,意味著騰訊很可能將在共享單車領域再次扮演整合的推動性角色。
共享單車數量仍供小于需
從國家層面看,2月底,交通部部長李小鵬談及共享單車時表示,這是“互聯網+交通運輸”的一種實現方式,對解決人民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特別見效,應該積極鼓勵和支持。
但李小鵬同時提到,對出現的一些問題,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來解決。首先在政府方面,政府部門要主動作為、超前謀劃、創造條件、加強監管,推動新的事物能夠更好地發展;二是運營企業要遵守城市的有關規定,遵循市場規則,承擔管理責任,特別是做好線下服務,守誠信,提升服務水平;三是使用者也要增強文明意識、遵守交通法規、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共享單車的運行秩序。
張孝榮分析稱,中國是全球公共自行車第一大國,交通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自行車出行占總出行次數的百分比約12%。根據公開資料估算,國內單車共享的用戶規模大約在8500萬左右,市場承載量足夠大。從總體來看,共享單車的數量仍然供小于需,數量遠遠達不到市場需求。
但他提到,“要看到單車共享這個市場實際上是一個碎片化的市場,一家平臺往往只能滿足部分城市的需求。這是因為各地城市往往有自己獨特的市場需求、管理政策等,導致整個共享單車碎片化程度很高,還沒有一個全國化的平臺能把這些碎片化的需求全部串起來。”張孝榮認為,客觀地說,共享單車市場容納不了太多的公司,最終會有一到兩家巨頭出現來統一市場。原因在于,競爭太多,一來會導致市場更碎片化,各家公司都“吃不飽”;二來也會因重復建設導致社會資源的大量浪費。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