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鯨TMT文/陳秋
近日,站在風口上的無人便利店集中爆發,似打開了與未來世界連接的“傳送箱”。
自2016年底亞馬遜推出新概念零售店AmazonGo后,線下零售行業無人便利店吸引了國內巨頭們的目光。半年后,以繽果盒子、F5未來商店、淘咖啡等為代表的無人便利店爆發,甚至傳統快消界娃哈哈也來分杯羹。
7月,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F5未來商店完成共1.3億元的融資,并且計劃將增加投放店面的數量。此外,國內還有很多無人便利店試水,例如EATBOX、甘來智能微超、怪獸家等。
看上去,無人便利店現階段都在致力于體現自己的新科技,如機械手臂、RFID射頻識別、智能監控、在線支付等。無人便利店雖然運用科技手段取代了人類單調的重復性工作,能夠化解日益攀升的人工成本,但如果無人便利店的科技噱頭吹過,存留下來的問題能否一一解決?無人便利店離我們還很遠嗎?
技術可控制偷盜行為
北京首家無人便利店EATBOX坐落于商場內,這和開設在路邊、小區里的便利店理念不相符,并且在店內、外都有服務人員在給顧客講解整個購物流程,并非真的做到“無人”。

8月8日(周二),從下午2點到4點內,大概不到十人進入無人便利店購物,“好奇,就進來看看”,但顧客的體驗過程沒那么順利,不時有人詢問服務人員如何進出和付款。
無人便利店的出現,網友們最擔心的問題無外乎是如果防治偷盜行為的發生。
EATBOX的入口處有兩扇門,進入前掃碼綁定手機號碼完成身份驗證,上傳頭像圖片后,“刷臉”成功才能進入第一扇門,當第一扇門閉鎖第二扇門才會打開。據店員介紹,在這兩扇門間封閉空間還一個重力感應裝置,同樣的出口也有兩扇門,會再次測量人的體重檢測是否攜帶商品,重力通過后才能出門。
無人便利店的監控設備、重力感應裝置都在監控著顧客的誠信度。“運行不到一個月,現在還沒有發生偷盜行為。”居然怡食家超市總經理、EATBOX項目負責人安利英說。
同時EATBOX采用的支付形式是現在市面上使用較多的技術RFID標簽識別,可以看到店內的每一件商品上都貼著一條白條,把商品拿到收銀區自動感應每一件商品標識和價格,付款后不會再次出現商品信息。“如果沒付款,出去時會感應到會發出警報”,店內的服務人員說。
無員工可降低一定成本
大概28平的玻璃箱中,柜子上擺放著飲品、零食、進口食品、日用品等貨品有限,每種貨品的擺放量有限,那么快銷品便需要及時預警補貨,同時還有倉儲、電力、機器定期維護等運營成本。

安利英表示,EATBOX在8月7日的銷售數據接近2500左右 ,客單價18-22元之間 ,毛利率33.1%,按此計算除去RFID標簽、店面租金、稅金等等成本,盈利基本持平。但在24小時便利店內白天至少要有兩名員工,日益攀升的人工費省下一筆較大的預算,這也在無形中促使無人便利店發展的重要因素,互聯網科技的發展也使智能機器的成本越來越低。
“廣州的無人便利店每天營收4000元左右”,F5未來商店創始人徐海成對藍鯨TMT表示, 但與傳統便利店相比,無論是投入還是運營成本都要便宜很多。“和7-11便利店相比,我們的投入成本25%,運營成本是1/4。”
“無人便利店雖省掉人力成本,但設備、技術等前期投入太高,”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對藍鯨TMT表示,自動販賣機在某種程度上是更加縮小的便利店,設置在機場、高鐵站登客流量大的地方賺錢的都很難,因為設備投入、損壞維修等成本是收不回來。
無人便利店或將成為大型超市的補充
2016年中國便利店行業增速達13%,高于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的增速,市場規模超過1300億。
8月,繽果盒子會開放200家,今年鋪設5000個網點,主要面向一線城市的高端社區;F5未來商店計劃在3-6個月內開出30到50家門店;娃哈哈與深蘭科技簽訂3年10萬臺、10年百萬臺Take Go無人店的協議……無人便利店一個個“玻璃箱”可復制、可加盟、應用場景多、有時間延展性,以此增速發展將與傳統便利店抗衡。
對無人便利店持看好態度的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表示,當國民素質達到一定程度后,便利店也就不需要有人工,未來無人便利店的發展是可預期的。
“無人便利店最重要的不是 ‘無人’,而是你的方案能不能給用戶好的體驗、購買到性價比高的商品,這才是零售最根本的核心。” 徐海成表示,將零售的前端到后段實現數據化,這樣就可以洞悉出更多的用戶行為,有了數據基礎才能夠進行優化。
“未來大的零售商可能會贊助或投資無人便利店,成為大型超市的補充。它有一定的價值,但不會有獨立上市的可能”,黃淵普表示,無人便利店有沒有人不重要,回歸到零售的角度你的選址能力、對周圍商業判斷能力,供應鏈的能力,服務更為重要。“為什么線下比線上有優勢,是因為與人有交互感、有溫度。很多社區便利店夫妻店,不是無人便利店能夠取代的。”
手記:如果你來EATBOX無人便利店購物,首先需要有一臺智能手機,進門方式對于90后的小編可以適應,但對于老年群體和對電子產品使用不多的人來說過于繁瑣。出入口的四扇門設置有新意,但門開啟時有卡頓,整個過程如不仔細觀察門上的字,需要花費一些功夫。
無人便利店是繼共享經濟后又一被資本追捧的新型產業,但為了讓智能機器代替人工,為了不讓顧客們“淺嘗則止”,創業者們需為了無人便利店的未來“臥薪嘗膽”,不斷的調整出最優質、最實惠、最人性化的購物流程。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