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年度第十一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的獲獎名單出爐,云天勵飛再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是人工智能領域的最高榮譽象征。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云天勵飛第三次獲得“吳文俊獎”。云天勵飛也成為唯一一家獨攬算法、芯片、應用三項大獎的AI企業。
2018年,云天勵飛憑借算法研究應用的實力,首次斬獲“吳文俊獎”;2020年,憑借領先的AI芯片技術,云天勵飛斬獲吳文俊人工智能專項獎芯片項目一等獎;今年,通過有機整合若干項核心技術打造出的面向視頻應用的閉環系統,云天勵飛“梅開三度”,再次獲得“吳文俊獎”。
本次獲獎的成果是“大規模視頻結構化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該成果由云天勵飛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組建的聯合團隊共同攻關,團隊包含4名國家級領軍人才和200余名技術骨干,研究范圍橫跨計算機視覺、集成電路、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學科,全鏈條對人工智能在視頻領域應用的基礎軟件和硬件實現技術攻關。
該成果融合了算法、芯片、大數據三大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實現了三大技術創新——邊緣視頻全結構化技術、高階視頻結構化技術、視頻結構化模型迭代技術。

邊緣視頻全結構化技術
通過算法與芯片技術的有機融合,實現“算法芯片化”,以軟硬協同的成套算法和集成電路技術,實現高精度全量目標一體化分析和視頻高效實時處理,有效解決視頻目標分析維度單一、算力不足等問題。
高階視頻結構化技術
通過算法和大數據技術的有機結合,攻克了跨時空視覺知識圖譜構建、跨時空跨模態圖數據分析的難題。跨時空多維視頻關系預測精度比當前國際最優水平領先10.2個絕對百分點。
視頻結構化模型迭代技術
通過融合算法、芯片、數據挖掘三大技術,創新通用模型迭代技術,平均可將模型迭代周期從1個月縮短到1周。
該技術的工程化平臺YMIR(中文名:挖米匠)已開源。YMIR將常用的算法訓練流程標準化,并將算法開發人員的經驗以數據、流程等可視化的形式沉淀,可圍繞AI開發過程中所需要的數據處理、模型訓練、模型迭代等業務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務。

挖米匠
目前,該成果已形成芯片、硬件、軟件、服務器分析應用服務等多系列產品,在疫情防控、智慧交通、智慧警務、智慧商業等領域實現大規模產業化落地,并且在夯實信創生態、實現開源回饋、助力達成“雙碳”目標等領域作出顯著貢獻。
從2014年成立,到2018年首次獲獎,再到如今攬獲“吳文俊獎”算法、芯片、應用三項大獎,云天勵飛一直默默耕耘,潛心核心技術研發,努力用優異的成績說話。
未來,云天勵飛將繼續不忘初心,致力于推動AI技術進步和AI產業化。用AI為人類帶來更安全、健康、便利、愉悅的生活。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