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成功開幕以來,各國選手都被北京冬奧村的黑科技所震驚,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的智慧餐廳也成為了“網紅”。在這家餐廳,從廚師到服務生均為機器人,可以說北京冬奧會媒體餐廳將是奧運史上最智能、最聰明的食堂。據了解,地下一層的媒體餐廳占地2500平方米,其中自動酒吧區占地412平方米,中餐云軌區646平方米、媒體就餐區1522平方米。總計面積為536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728人就餐。

不過實際上,震驚外國選手的智慧餐廳在國內早已司空見慣,早在18年海底撈全球首家智慧餐廳的開業就在火鍋行業內掀起了一場智能化革新。智能機器”占領”后廚、機械手臂會將選好的菜品放到傳送帶,再由餐飲機器人頭部企業擎朗智能出品的送餐機器人送到顧客桌前。海底撈相關人士稱,海底撈打造智慧餐廳的核心是希望通過新技術的運用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降低食安風險,同時優化人員配置,降低門店管理成本。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海底撈智慧餐廳是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保障食品安全,降低人力成本,解決餐飲行業用工難題的樣板。
餐飲界“三高成本”直接鎖定了可優化成本方向,即房租、人工與人員后勤保障、食材的三類成本支出;餐飲行業是一個需要高頻跑腿的場景,但是,如今重復、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越來越不被人青睞,而人員的不穩定性也是服務業的一大困擾:服務不穩定將直接影響口碑和客流。
傳統的服務模式已然成為餐飲業的發展阻力,送餐機器人是近兩年來餐飲行業的熱詞,也是未來的趨勢。越來多的餐企不再考慮如何大肆擴張,而是努力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使利潤回升,送餐機器人不會疲憊、24小時工作、全年無休,無疑是最佳選擇。

而在國外罕見的無人餐廳在國內也早已遍地開花,司空見慣,早在19年杭幫菜知名品牌新白鹿的首家智慧餐廳也盛大開業,從迎賓到送餐全都機械化操作,門口有個萌萌的迎賓機器人,在他的大腦袋上輸入桌號,就能領位到桌!傳菜機器人接到菜品后,會自己計算好最佳路線送到桌邊,尤其是在餐廳繁忙應接不暇的時候,完全可以比平時更早拿到食物!
在老外贊不絕口的同時,國內的餐飲企業都在引進送餐機器人等新技術重構餐飲消費的鏈路。由頭部餐飲企業帶動的智慧餐廳熱已經逐步向下蔓延,且愈演愈烈。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