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研機構 DIGITIMES Research 統計,2021 年的全球代工市場,臺積電市場份額為 59.5%,在 7/5nm 細分市場幾乎完全占據主導地位。三星排名第二,非存儲業務收入約占臺積電總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代工業務僅占臺積電總收入的 14.5%。

報告顯示,全球 top10 代工廠排名由高至低分別為:臺積電、三星、聯電、格芯、中芯國際、華虹、力積電、Tower、世界先進以及東部高科,除了 Tower 與世界先進排名調換外,其余廠商排名與 2020 年相同,排名前 5 位的市場份額占比接近 90%。

DIGITIMES Research 指出,三星或許想要超越臺積電,但其非存儲業務部門負擔不起巨額的資本支出或研發費用,而臺積電 2022 年資本支出預計將超過 400 億美元。因此,三星不會分拆晶圓代工業務。在某種程度上,三星可能會在節點升級方面擊敗臺積電,或者贏得一兩個客戶,但總體而言,幾乎無法對臺積電的全球領導地位構成重大威脅。
由此判斷,三星最有可能的運作模式是與戰略伙伴的縱向或 / 和橫向整合。三星可能會與聯電合作,甚至提前付費以確保生產能力。三星不僅關注 CIS 相關的合同業務,并且已經進入了聯電的前 5 名客戶,預計將進入前 3 名。三星與聯電在 28nm 領域的合作,使三星能夠集中精力開發先進工藝。
聯電在中國臺灣也有與臺積電類似的生態系統支持。政府的激勵措施并不偏袒臺積電。如果聯電想出一些策略,比如從臺積電挖角年輕人才,可能會對臺積電構成新的威脅。
另外,雖然有傳言稱臺積電正在為英特爾量身定制 3nm 工藝,但英特爾和聯電仍有可能進行合作。由于聯電已宣布不再開發 7nm 以下的更先進工藝,因此在技術發展方面不會對英特爾或三星構成威脅,而是在業務部署方面產生合作的機會。
報告進一步指出,排名在聯電之后的玩家基本不會對領先者造成威脅。在地緣政治緊張的情況下,二線代工廠沒有資格參與頂級代工廠的全球競爭。晶圓代工行業的產業秩序和分工模式將在 2022-2025 年保持相當穩定。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