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人工智能將引發諸多領域的巨大變革。視覺、語音、自然語言等應用領域正逐漸向終端延伸,廣泛應用于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醫療、智能教育、智能金融、智能城市等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突破23萬億,同比增長12%,其中,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進入全球第一梯隊,達到3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6%,遠高于全球17%的增速水平。另據工信部預測,到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預計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云計算——BAT產業智能化布局的關鍵
2018年,BAT三家公司終于都進行了各自的組織構架調整,三家公司都選擇了To B的賽道,發力產業智能化,云承擔著TO B“先鋒”的任務。BAT在云領域的加速布局,讓外界明白了一個趨勢,未來云計算的比拼,不再是基礎設施層面的“上云”,而是基于AI能力的云如何深入滲透企業的業務層,推動行業和產業的轉型改造。
以率先布局的阿里為例,阿里云很早就意識到“人工智能的下一站是產業AI”,而AI之于產業的意義絕不局限在優化提升,更在創造一個全新的基礎設施。其中ET大腦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系列產品,過去的一年中已成功服務數十個工業細分領域,覆蓋的場景包括交通出行、醫療、金融、智能制造等,云的“加速”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騰訊也在加快邊緣計算技術探索及落地應用,如今騰訊已在游戲、視頻、金融、零售、電商、交通等行業的192個場景中實現了業務布局,這為其云計劃的推行奠定了場景融入基礎。
百度通過自身人工智能領域的積淀,帶領智能云迎頭趕上,云計算平臺也已催生出自動駕駛、新零售、智能制造等創新業態。為加強基礎設施搭建、提升技術服務能力,百度智能云5月初與西安簽署協議將建設超大規模云計算中心,并將與百度各地數據中心構成合力,為百度大腦提供強大的算力平臺,在有力支撐百度業務的同時,賦能產業、為社會提供可靠的公有云服務,并通過強大的算力、數據支撐,為產業智能化升級持續賦能。
百度智能云增速最快,BAT坐穩云計算第一陣營
頭部玩家們的地位已經難以改變,尤其是互聯網陣營里的BAT。在此基礎上,目光聚焦到增速最快的百度智能云身上,雖然該平臺沒有在規模上“折桂”,但卻掌握了云計算“王國”里的關鍵“立法權”——制定規則與玩法并被廣泛認同。
百度智能云率先在業內采用“云+AI”的組合,幫助企業降本增效,促進行業智能化升級。目前已經在上千個細分行業中有了成功落地應用的案例。快速落地應用直接帶來了收入的增長。百度2019年Q1財報顯示,百度智能云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133%,連續兩個季度增速超過100%,是單季度營收破十億用時最短的云廠商。
聚焦產業智能化將是百度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百度日前宣布即將于7月3日-4日召開的“Baidu Create 2019”百度 AI 開發者大會就聚焦“產業智能化”,百度大腦、百度移動生態、人工智能語音助手、自動駕駛、百度智能云等百度AI業務將全線亮相。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