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風口下,家居業也不再旁觀。7月17日,有消息稱,互聯網共享家具平臺“抖抖家居”已完成由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航美傳媒聯合創始人提供的300萬元天使輪融資。
目前抖抖家居主要面向北京地區的初創型企業和租房用戶,提供為期3個月至3年的家具產品租賃服務,并收取租金和服務費兩方面費用。抖抖家居與家具廠商合作,到廠家挑選家具后,將家具信息掛在平臺上供用戶選擇,根據用戶下單情況直接從廠家發貨,用戶租用完畢后,家具被回收至廠家,進行翻新維修工作,然后投入下一輪使用。

對此,北京商報實習記者徐天悅和筆者進行了一番交流。
愚以為,這依然是一種以共享為名、租賃為實的偽共享生態,共享經濟是消費閑置,而這種共享家具,其實和之前的共享單車、共享籃球一致,都是創造新的閑置來進行租賃。美其名曰通過互聯網將供需關系扁平化、透明化,但實質只是借助互聯網作為了一個方便租賃各種產品的新入口。
問題在于,這樣被創造的閑置,真的有足夠的需求市場嗎?單車已經被證明時尚特征大過需求,而共享家具或許連時尚時髦這個吸引點都沒有,僅僅是個蹭熱點、跟風口的機會主義蝗蟲。
回收,翻新,再租賃,其中所產生的操作成本,并不能依靠互聯網扁平化渠道所形成的運營成本降低就實現稀釋,因此,凡事都共享,其實就是盲目追熱點的魔道。
估計,最多半年,各種蹭熱點的浪費型共享,都要成為歷史故事。包括前兩天出現的共享倉。不是什么都能共享的,而更關鍵的是,共享這種事,還是發揮閑置的作用,而不是目標著產能過剩的多余。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