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天津市都制定了針對共享單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或管理暫行辦法。在專家看來,這很大程度意味著共享單車將和此前的網約車一樣,將從野蠻式生長進入到“中國式整合”階段。共享單車“新政”要求車輛需配備衛星導航等措施,將給ofo共享單車帶去技術、資金、戰略等層面的嚴峻考驗,ofo或將不得不進行產品召回和升級。
共享單車車輛配備衛星定位,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未滿12周歲的兒童禁止使用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加強車輛管理和維修、確保保障車輛的安全性,這四點是北京和天津市共享單車“新政”共同明確指出的四個核心方面,也正是ofo共享單車“四大痛點”。
ofo共享單車大多數依然采用機械鎖,沒有衛星GPS定位功能。對此,專家指出,這種情況帶來的弊端不是單一的。首先是精準定位和查找車輛上難以做到,用戶在找車方面困難重重,降低了產品體驗。其次是ofo官方也無法對小黃車進行有效管理,車輛被人為破壞、私享難以進行掌控。最后,若因ofo共享單車發生交通事故,也難以做到追責……裝配衛星定位模塊很可能將是全國各地共享單車新政的一個基本的硬性規定,如果ofo連基本的要求也做不到,那恐怕拿不到共享單車新賽場的入場券。

北京、天津等地的共享單車意見同時要求建立信用評價制度。因為無法追蹤用戶行為,ofo一直沒有設置信用評價制度。這就造成了用戶行為缺乏約束,ofo車輛人為損壞率高、亂停亂放等問題也就難以得到有效遏制。
根據之前騰訊企鵝智酷發布共享單車數據報告《解讀摩拜ofo們的用戶與未來》顯示,ofo用戶上報車輛故障的比例已高達39.3%。還有媒體報道,朝陽區某路段,大約1公里長的路段,有近300米被ofo小黃車覆蓋。初步估計,損壞的ofo單車近萬輛。這樣的情況在全國各大ofo投放城市都很常見。“新政”要求“加強車輛管理和維修、確保保障車輛的安全性”,對損壞率如此高又沒有GPS定位的ofo來說,恐怕難以做到。

最后,ofo因為采用漏洞極多的機械鎖,讓杜絕12歲以下兒童騎行變的困難重重。11歲男童騎行ofo遭遇交通事故不治身亡事件發生后,社會各界對ofo共享單車機械鎖漏洞發出如潮質疑,可ofo相關負責人卻將產品缺陷輕描淡寫,而把更重要的原因引入到了家長監管失責,以及用戶不按規定騎車上來。這讓人們明白,沒有政策層面的外力接入,恐怕ofo難以真正加快機械鎖召回的市場舉措。
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顧大松認為,“共享單車最終要用城市公共空間來停放,投放是有“天花板”的。”沒有衛星定位等相關技術和模塊的ofo,如果不盡快補齊短板,那離著被官方限制到共享單車大門之外,也就不遠了。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