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科技副(qingcloud.com,股票代碼:688316)總裁林源曾經表示:青云接下來要推進四“新”戰略,即新技術、新場景、新路徑、新生態。
首先,新技術。在端到端云原生服務方面,青云的KubeSphere已成為全球市場最受歡迎的三大開源容器平臺之一。據GitHub數據反饋,KubeSphere的受歡迎度目前位列全球第二,這是唯一一個由中國人自己發起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開源容器平臺,已經有上萬家企業在生產環境中使用,并在金融、工業制造等場景中獲得大量應用。
林源指出:“云原生是青云的四‘新’戰略之一,未來不管是數據庫、大數據還是其他服務,都會基于云原生進行構建。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客戶希望將新應用、新功能更快地交付給用戶,產生市場價值,亟需摒棄原有的技術堆棧,用相對標準的流程把應用開發、測試、交付流程管理起來,以我們需要用云原生的架構降低應用開發門檻,所以青云一定會All in云原生。”
第二,新場景,即深入企業業務場景做深服務,服務產業數字化轉型與創新,解決每一個行業的具體問題。比如工業場景里“云邊協同”的軌道探傷、質量檢測、生產流程優化等,以及很多企業需要整合上下游需求和生產能力,打通上下游,連通數據,青云的“云網邊端”一體化平臺能夠提供很好的支撐。林源表示,在深入產業數字化以及企業業務場景時,青云要繼續加強和行業領域ISV、專業廠商合作,共同打造解決方案,更好地服務于金融、工業、醫療、教育等行業客戶。
第三,新路徑,即立足國家戰略,以中國科技服務數字中國,穩步推進數字新基建、“東數西算”與“雙碳”。其中,“東數西算”的核心是國家要在底層做好統籌設計,讓一體化算力中心建立得更加有序、更加集約化,在解決能耗及能源短缺問題的同時,讓算力為數字經濟服務,還能兼顧東西部的經濟發展平衡。算力與應用之間的斷層,便是青云的發展空間,青云的定位是支撐產業數字化應用,更好地服務于數字經濟。以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為例,青云的角色就是打造接駁算力和應用之間的“操作系統”,也就是青云超級智算平臺,向下接駁異構化的算力和硬件平臺,向上接駁行業應用,包括政務類應用、產業應用和企業應用,以及數字化、智慧化的場景應用,滿足科研、科創、數字仿真、氣象預測等科研算力需求。
談到踐行“雙碳”目標,林源表示,云計算本身就是低碳技術,用極低成本、極高效率支撐全場景數字化創新。但僅提供技術不行,國家的“雙碳”目標是解決經濟發展與節能減排的問題。在“雙碳”領域,青云將瞄準三個能耗“大戶”,即能源、交通、建筑。
第四,新生態,構建開放、多元的新生態。通過技術、業務、服務“三位一體”,青云同國內外開發者、渠道合作伙伴、產業上下游優秀廠商,從技術創新、渠道建設、方案打造等方面,強化彼此之間的協作關系,構建新技術生態、新業務生態、新服務生態,實現技術共享、業務共贏、服務共創。
與此同時,林源指出,國家需要原創技術,需要底層基礎廠商,但沒有一家企業能“單打獨斗”。術業有專攻,青云擅長做的是為企業提供底層、基礎、復雜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青云將在技術上和商業合作上做到“兩大堅持”。
一是從技術上堅持開源,這是青云的信念。從最早的KubeSphere容器平臺到全象云低代碼平臺,再到OpenFunction函數計算平臺、OpenELB負載均衡器等,青云都在踐行開源戰略,擁抱全球開發者,打造有世界影響力的技術和產品。
二是在商業合作中,青云堅持以中立開放的姿態,聯合行業專家、ISV廠商等合作伙伴,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解決方案,最終服務于各行各業的客戶。
林源最后指出:“青云的愿景是‘成為數字世界的基石’,作為一家上市企業,青云將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通過技術自研、低碳青云、加強團隊和文化建設、為社會提供優質學習與培訓資源等,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以科技共創美好未來。”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