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系統的移動性要求達到“500km/h”。5G是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點的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技術,5G指標具體情況:1、設備密集度達到600萬個/km2;2、流量密度在20Tbs/km2以上;3、移動性達到500km/h,實現高鐵運行環境的良好用戶體驗;4、用戶體驗速率為Gbps量級,傳輸速率在4G的基礎上提高10~100倍。
php入門到就業線上直播課:進入學習
Apipost = Postman + Swagger + Mock + Jmeter 超好用的API調試工具:點擊使用
本教程操作環境:windows10系統、Dell G3電腦。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5G)是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點的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技術,5G通訊設施是實現人機物互聯的網絡基礎設施。
國際電信聯盟(ITU)定義了5G的三大類應用場景,即增強移動寬帶(eMBB)、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和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增強移動寬帶(eMBB)主要面向移動互聯網流量爆炸式增長,為移動互聯網用戶提供更加極致的應用體驗;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主要面向工業控制、遠程醫療、自動駕駛等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要求的垂直行業應用需求;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等以傳感和數據采集為目標的應用需求。
5G指標具體情況如下:
-
設備密集度達到600萬個/km2;
-
流量密度在20Tbs/km2以上;
-
移動性達到500km/h,實現高鐵運行環境的良好用戶體驗;
-
用戶體驗速率為Gbps量級,傳輸速率在4G的基礎上提高10~100倍;
-
端到端時延降低到4G的1/10或1/5,達到毫秒級水平。
性能指標
1.峰值速率需要達到10-20Gbit/s,以滿足高清視頻、虛擬現實等大數據量傳輸。
2.空中接口時延低至1ms,滿足自動駕駛、遠程醫療等實時應用。
3.具備百萬連接/平方公里的設備連接能力,滿足物聯網通信。
4.頻譜效率要比LTE提升3倍以上。
5.連續廣域覆蓋和高移動性下,用戶體驗速率達到100Mbit/s。
6.流量密度達到10Mbps/m2以上。
7.移動性支持500km/h的高速移動。
關鍵技術
-
5G無線關鍵技術
5G國際技術標準重點滿足靈活多樣的物聯網需要。在OFDMA和MIMO基礎技術上,5G為支持三大應用場景,采用了靈活的全新系統設計。在頻段方面,與4G支持中低頻不同,考慮到中低頻資源有限,5G同時支持中低頻和高頻頻段,其中中低頻滿足覆蓋和容量需求,高頻滿足在熱點區域提升容量的需求,5G針對中低頻和高頻設計了統一的技術方案,并支持百MHz的基礎帶寬。為了支持高速率傳輸和更優覆蓋,5G采用LDPC、Polar新型信道編碼方案、性能更強的大規模天線技術等。為了支持低時延、高可靠,5G采用短幀、快速反饋、多層/多站數據重傳等技術。
-
5G網絡關鍵技術
5G采用全新的服務化架構,支持靈活部署和差異化業務場景。5G采用全服務化設計,模塊化網絡功能,支持按需調用,實現功能重構;采用服務化描述,易于實現能力開放,有利于引入IT開發實力,發揮網絡潛力。5G支持靈活部署,基于NFV/SDN,實現硬件和軟件解耦,實現控制和轉發分離;采用通用數據中心的云化組網,網絡功能部署靈活,資源調度高效;支持邊緣計算,云計算平臺下沉到網絡邊緣,支持基于應用的網關靈活選擇和邊緣分流。通過網絡切片滿足5G差異化需求,網絡切片是指從一個網絡中選取特定的特性和功能,定制出的一個邏輯上獨立的網絡,它使得運營商可以部署功能、特性服務各不相同的多個邏輯網絡,分別為各自的目標用戶服務,目前定義了3種網絡切片類型,即增強移動寬帶、低時延高可靠、大連接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