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能源局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依托我國光伏、鋰離子電池等產業競爭優勢,加快推動能源電子各領域技術突破和產品供給能力提升。
何謂“能源電子產業”?
能源電子產業是生產能源、服務能源、應用能源的電子信息技術及產品的總稱。能源電子產業是電子信息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創新產生并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主要包括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電池、重點終端應用、關鍵信息技術及產品(統稱“光儲端信”)等領域。
隨著全球加快應對氣候變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低碳化、生產消費信息化”正加速演進。
《指導意見》明確了“深入推動能源電子全產業鏈協同和融合發展”等六個重點任務,以及太陽能光伏產品及技術供給能力提升行動、新型儲能產品及技術供給能力提升行動、能源電子關鍵信息技術產品供給能力提升行動等三個專項行動。
圖源工信部
“新型儲能產品及技術供給能力提升行動”包括:鋰離子電池,鋰電材料及裝備, 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氫儲能/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其他新型儲能技術及產品,電池系統集成、檢測評價和回收利用,能系統智能預警安防。
《指導意見》表示,加強新型儲能電池產業化技術攻關,推進先進儲能技術及產品規模化應用。研究突破超長壽命高安全性電池體系、大規模大容量高效儲能、交通工具移動儲能等關鍵技術,加快研發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氫儲能/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
《指導意見》提出,推動先進產品及技術示范,面向新型電力系統和、算力中心、電動機械工具、電動交通工具及充換電設施、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終端應用,開展能源電子多元化試點示范,打造一批提供光儲融合系統解決方案的標桿企業。
《指導意見》還指出,面向“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提升能源保障供給能力,建立分布式光伏集群配套儲能系統,促進數據中心等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