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愛奇藝龔宇:頂級演員片酬曾超1.5億,現在限價5000萬)
澎湃新聞記者 陳宇曦
演員天價片酬現象得到限制。
2月22日,在愛奇藝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上,愛奇藝創始人、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龔宇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提及,2018年8月份以后,內容制作成本和采購成本都明顯下降。
“采購的版權成本從最高的超過1500萬一集電視劇,現在回落到800萬以下,自制劇成本主要在演員片酬方面降低,現在頂級演員最高一部劇的限價是5000萬元人民幣,而以前曾經超過1.5億元人民幣。”
2018年8月,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聯合多家影視制作公司發布了《關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提出對不合理的演員片酬進行控制,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同時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2018年11月,廣電總局發布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明確提出對影視明星參與節目的片酬要控制合理額度,倡導影視明星以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積極參與公益性節目,堅決糾正高價邀請明星、競逐明星的不良現象。
“演員限薪酬這件事,政府在整個過程中更多的是原則性的指導性的意見,我們行業在形成市場新的定價方式……對于原來(片酬)超過5000萬的演員,小部分已經接受了,更多的還在觀望期。”龔宇表示,在這一段時期,有一批新的演員脫穎而出,知名度大漲。
龔宇進一步補充道,限制片酬的動力來源是,“原來的價格太高已經違背了市場規律,現在的價格更接近市場應該有的價格。”
龔宇透露,據其了解,在抑制不合理片酬的聯合聲明發布后,截至目前沒有違反上述行業規定的情況發生。
限價令已經從制作端開始執行,將有助于減輕愛奇藝這樣的播出平臺的版權采購和內容制作成本壓力,但傳導至財報仍需要一段時間。龔宇解釋稱,因為采購電視劇的播出通常要延遲6到12個月以后,自制內容需要12到18個月后播出,所以對財報的影響是滯后的。
當天,愛奇藝(Nasdaq: IQ)公布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務報告。在2018年第四季度,愛奇藝營業收入為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運營虧損33億元人民幣。
2018財年全年,愛奇藝總營收達到250億元人民幣(約合36億美元),同比增長52%,全年運營虧損83億元人民幣(約合1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