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百度AI開發者大會,李彥宏的開場演講被一位不速之客鬧場,使演講中斷了將近半分鐘,但這一幕鬧劇沒能打亂整場演講的節奏。事情發生后,李彥宏迅速調整狀態后對在場的觀眾說,“大家看到在AI前進的道路上還是會有各種各樣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但我們前行的決心不會改變,我們堅信AI會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這樣的臨場反應,贏得了眾多網友的稱贊,“非常紳士”,“非常有君子風度”的評價處處可見。

中國自古有君子的概念,而歐美文化中則強調紳士。君子與紳士兩個概念雖有差異,但不論是起源還是引申含義都非常相似,二者都是由貴族的階層身份逐漸演變成的一種道德、品格的集合象征,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了社會文化對個體形象的美好想象——正直、溫潤、謙和,自律和勇氣。
《大學》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是君子自我修習的鏈路。第一步便是知止。這一次,李彥宏雖然在演講中突然被干擾,但他并沒有即刻開啟發怒模式,展開火力發起進攻,只是頗為克制地問了一句“What’s your problem?”然后馬上停止了這場鬧劇,繼續自己的演講。

一個人在突發意外情況下的本能應激反應,最能體現其品格。李彥宏的得體反應,與他長期的性格修養是分不開的。李彥宏的太太馬東敏曾在采訪中評價他的性格中平穩的一面, “即便他身上發生過跌宕起伏的故事,他也絕對不會聲情并茂地講述出來,他就是這樣一個情緒很平穩的人。”《中國老總》節目上,李彥宏也曾說到,自己是典型的理科男性格,生活上很隨和,他尊重每一個人的性格,除非是踩到個人的底線,才會據理力爭。
李彥宏的修養,成為了他面對意外狀況時從容應對、優雅化解的內在基礎,為廣大的觀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情商課程,讓我們看到了紳士品格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反襯出干擾者的尷尬——標新立異還是偏激表達?無論如何,他觸碰了道德的邊界,沒有尊重在場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每一個人。

如今,社會文化趨于多元,獨立、具有特質的個人風格往往被欣賞,這是好事情。但是,標新立異甚至出格違規似乎成為很多人抓取眼球和流量的手段,“個性”也成為很多人在個人道德約束上自我解套的借口。他們不同,也不“和”,而且似乎完全忘記了一些本不相同的詞匯之間的區別——把粗鄙當做直率,將放縱稱作自由,以莽撞為勇敢,將自私美化成個性,總以為以自我為中心的表達方式有自成一派的正義性。這很低級,也很壞。

當然,這個事件里的正與反不意味著過于沉重的價值度量,畢竟它沒有造成嚴重傷害。而且,我們稱贊紳士的品格,也不意味著它是人生成長的唯一合法模板。但是,當我們吃完瓜,扔掉手頭的瓜皮,我們至少應該保留及格的道德審美,并嘗試像一個君子或紳士一樣,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也尊重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