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選一個行業作為中國創新行業的代表,那一定是手機產業。一系列數字和言論可以作為印證,手機行業是中國創新行業的代表,現在已經把“創新”奉為生存指南。如果把創新能力當成是企業“攻城拔寨”的尖兵,那么研發投入就是企業維持創新能力的糧草。高通,就是一個通過高額研發投入,獲得專利成就占據行業領先高地的成功案例,高通在中國20年的發展史,也是中國手機走向國際20年的成長史。
“作為技術的冒險者和開拓者,高通始終致力于大規模的研發投入,意味著我們必然承擔很多的風險。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的技術和產品成了后來成功產品的鋪路石,也有一些技術應用到今天的產品之中,對無線通信領域做出了貢獻,為整個生態鏈提供了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高通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王翔說。
高通的成長來自于發明、來自于創新、來自于顛覆,也來自于同合作伙伴一起推動產業發展所帶來的市場機會。現在,一部手機集成了成千上萬項專利,其中很多基礎專利都是由高通開創。根據研究機構iSuppli數據,從2007年一季度開始,高通就已經是全球最大無線半導體供應商,直到現在都一直保持這個地位。

借助高通的技術開放授權,中國手機制造業跨過專利“門檻”,異軍突起。目前,全球排名前10的智能手機制造企業,有7家是中國公司,均與高通簽署了專利授權協議。與此同時,高通也將中國市場視為重中之重,不斷增加投資,在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領域全面布局,積極投身中國創新浪潮。
在中國,高通的商業模式是開放的。“研發不是為了把專利技術束之高閣,也不是在專利墻上掛著好看,是要應用在生活的各種場景里。”趙斌強調:“我們不和中國手機廠商競爭,相反,我們把最好的技術分享給這些合作伙伴使用,豐富合作伙伴的產品線。”比如,高通當年也曾是手機廠商,后因此舉會與其他手機廠商形成競爭關系,終選擇放棄手機業務,將專利分享出去。 高通在中國的商業模式可以歸納為,協助中國上下游企業發展,借助專利授權許可模式,為合伙人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讓它們的產品具有差異化和競爭力,同時與這些企業共同培育了產業鏈。 高通在中國的巨大投入,體現出高通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也是高通對中國市場的承諾。他強調,中國政府提出經濟發展的”五大理念”——創新、綠色、開放、協調、共享,在這五個理念中,高通對每個理念都扎扎實實地做了工作,“從創新到開放與共享,推動大家共同前進,實現”共利共贏”,這就是高通模式最成功,也是最有意義的地方。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