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1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2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信息消費包括直接信息消費和間接信息消費,既包括傳統產品消費到新型信息產品消費演變,也包括基于語音、互聯網接入與服務、信息內容與應用、軟件應用等信息服務消費,我國已經進入線上線下融合的信息消費2.0階段。疫情當前,作為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首的消費受到了較強烈的沖擊,旅游、餐飲、交通、娛樂等行業尤為凸顯。信息消費是消費的重要方式和形式,疫情爆發以來表現出了尤為強勁的動力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電商“最后一公里”經受強烈考驗
“線上消費、快遞派送”已經成為人們主要的生活消費方式,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630億件和7450億元,分別增長24%和23%??爝f配送時效由最初的“天級”、“小時級”縮短至“分鐘級”,有效改善了用戶體驗。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1月,快遞業增速略有放緩,但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充分彰顯了責任與擔當。戰“疫”之下,不少道路受阻,智慧物流全流通環節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京東在“助銷扶農”和“終端配送”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京東7FRESH開通“全國生鮮產品綠色通道”,他們用無人機給“隔離”的村落送去生活物資。疫情爆發之后,快遞小哥成為了穿梭在城市各個角落最忙碌的身影。順豐快遞疫情期間醫用物資優先配送,件數比例激增至80%。美團買菜為用戶提供便民的買菜服務,為服務站周邊2公里之內的社區居民提供的“手機買菜”服務為百姓“居家減少外出”提供了必要保障。
二、在線教育成就“宅學習”
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帶動了在線教育平臺的蓬勃發展,民眾對在線教育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2019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接近4億,同2018年增長20.7%。受新冠肺炎影響,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正式下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通知。在疫情催化下,在線教育優勢凸顯,很多學校、線下培訓機構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倡議,產品滲透率顯著提高,用戶規模和市場規??焖僭鲩L。VIPKIND與“學習強國”攜手合作,聚焦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和防疫阻擊戰實際需要,讓家長和學生在特殊時期在家學習,傳遞“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溫度與精神。流利說向湖北用戶開放所有外刊付費課程以及騰訊課堂“老師極速版”的上線,更向全國用戶免費開放10萬份課程福利禮包,有效緩解了延期開學對學生群體的影響。瑞思學科英語作為全線下英語培訓機構,面對疫情緊急開放線上課程,免費向學員開放。
三、在線醫療戰疫在線
新冠肺炎爆發后,國家衛健委多次下發通知指出,積極開展遠程醫療服務,充分發揮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的獨特優勢,鼓勵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及藥品配送服務,降低其他患者線下就診交叉感染風險。疫情期間,在線問診成為用戶就醫的最佳首選,防疫知識科普、信息傳遞、在線問診等功能的深度挖掘,有效解決了用戶多方面的需求,有最大程度的緩解了特殊行業痛點,使在線醫療需求和能力得到極大釋放。平安好醫生在疫情期間訪問人數達11.1萬,APP新注冊用戶增長10倍,APP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為平時9倍。
截至目前,平安好醫生、百度、丁香醫生、好大夫在線、騰訊健康平臺、微醫等平臺均開通免費咨詢服務、為全國患者提供在線咨詢和遠程診療等。其中,京東好藥師、美團送藥等O2O購藥新模式發揮重要作用,為緩解線下醫院壓力,避免院內病毒交叉感染起到了積極作用。
四、5G全方位保障一線戰疫
5G網絡環境的搭建,為全國人民全方位的展現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實況,在全世界面前再一次展現了中國速度。疫情爆發以來,5G+遠程醫療/遠程會診應用場景快速落地,讓新冠肺炎的診療更加高效便捷,避免交叉感染問題,還解決了醫護人員緊缺的情況。5G防疫機器人為病人提供送水送藥、體溫測量、消毒、清潔等簡單醫護工作,有效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和感染機率。在疫情擴散的特定環境下,傳統體溫檢測設備已無法滿足大范圍人員流動需求,5G+熱成像人體測溫方案通過高速率、低時延的5G網絡,以高效精準、無接觸的測溫方式,為防疫工作打造堅實的信息化防線,“5G+熱成像”讓測量體溫更加高效安全。
五、VR/AR造就宅體驗
疫情爆發以來,鐘南山院士多次強調“少出門”,避免去人員聚集的公共場所,盡最大可能減少交叉感染。全國重要景點、博物館、餐廳、商場均發出閉店或縮短運營時間。2020年1月23日故宮博物院決定從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起關閉故宮博物院,全國多地餐廳暫停營業,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更是發出了“最嚴”公告:全面封閉住宅小區、暫停全部超市、農貿市場對市民開放。百姓居家不外出,但日常生產生活中,對某些方面的物質和精神尚存在較大需求,坐在家中VR/AR體驗成為百姓熱衷的體驗。貝殼找房推出“VR看房、VR講房、VR帶看”VR系三大核心功能。用戶可通過手機獲得包括房屋真實空間的尺寸、朝向、遠近、房子周圍的教育、醫療等配套信息,并實時連線進行交互。上海市文化旅游局推出多家美術館、博物館等線上VR展廳和在線藏品瀏覽功能,模擬實景參觀,打造以數字展示為核心的智慧展館,讓市民足不出戶可在線進入。汽車之家利用“VR智能展廳”,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阻礙,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逛遍汽車4S店。
六、數字內容與服務豐富宅生活
線上線下融合服務、數字內容與服務等信息消費領域發展迅猛,根據中國信通院調查數據測算,視頻、音樂和圖書是消費者付費意愿最強的數字內容形式。根據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喜馬拉雅等內容供應商和運營商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用戶愿意為信息內容和服務消費。近日,適用于社區疫情防控、疫情信息查詢、在線問診等場景的信息消費服務紛紛上線,愛奇藝、快手等企業第一時間上線“肺炎疫情”頻道,及時快速的對疫情新聞、動態等信息以短視頻形式進行報道。喜馬拉雅、QQ閱讀、酷我音樂、中文在線等數字內容服務類企業積極發揮企業自身優勢,免費開放知識付費、網絡文學、數字音樂等優質內容,通過實際行動豐富線上數字內容資源,豐富廣大“不出門”用戶的文化生活。
七、“新零售”成為雪中送炭
通過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新零售能夠大力推動傳統零售行業的跨越式創新,新零售重構“人、貨、場”三大要素,升級門店的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全面賦能門店和導購實現全面提升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降本增效。2003年的非典,京東迅速崛起,隨后,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大發展,迅速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新冠肺炎可能影響最大的是生鮮新零售領域。疫情期間,線下商超遇到了客流量大幅下降。新零售形式的多點、每日優鮮等模式體現出來。每日優鮮具有網點多,分布廣的特點;多點、蘇寧易購借助物美、便利店遍布全北京的門店進行服務。便利蜂助力無接觸服務,伴隨火神山醫院的正式交付使用,便利蜂火神山超市也在24小時內迅速上線。超市不配備收銀員,顧客挑選好物品后,通過手機自助掃碼結賬,購物全程無需與人交流,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飛沫傳播的風險。新肺疫情嚴峻,各大城市居民的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很多餐廳、商超暫時停業的大環境下,便利蜂堅持如常供應熱餐,成為零售餐飲業的“逆行者”。
信息消費融合了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的消費,信息消費的擴大和升級是消費者生存型之外的發展型、享受型的高層次消費。疫情當下,擴大升級信息消費從生活類、行業類、公共服務類、新型產品類、平臺類等多方面對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提振特殊時期國民經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著重要作用。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IDC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