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中國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值得關注的是,本屆進博會邀請了世界經濟體制三大支柱之一的世界貿易組織(WTO)作為協作單位之一,這背后充分體現了中國積極推動多邊貿易進程和促進南南合作的努力。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發起的、130多個國家參與的國際博覽會,是推動全球包容互惠發展的國際公共產品。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1月5日進博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為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中國將繼續推動多邊和雙邊合作深入發展。中國一貫主張,堅定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共同捍衛多邊貿易體制。中國將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同相關國家一道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搭建更多貿易促進平臺,鼓勵更多有實力、信譽好的中國企業到沿線國家開展投資合作,為全球提供開放合作的國際平臺。
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羅伯托?阿澤維多稱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釋放了清晰的信號,中國在世界貿易中擔任著關鍵角色,深化開放與經濟一體化至關重要。
為促進南南國家實現進一步的合作,本屆進博會上,中國為最不發達國家參展提供了必要支持。本屆進博會有30多個最不發達國家參展,包括阿富汗、緬甸、老撾、馬拉維等,中國為每個參展的欠發達國家提供2個免費展位。通過以上務實舉措和行動,支持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分享中國市場的機遇,參與經濟全球化,攜手推進開放型經濟建設。
作為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代表,世界貿易組織于1995年1月1日開始運作,它倡導以規則為基礎,秉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等基本原則,世貿組織在促進貿易開放、提供可信賴的爭端解決機制、推動建立透明市場、幫助最不發達國家發展等領域,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引領作用。中國從1986年7月10日起申請恢復中國在關貿總協定中的締約方地位,最終于2001年12月11日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第143個成員。
入世十八載,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國提供了發展機遇。加入WTO之初,為保持中國國內產業和市場的穩定,世貿組織給予中國長于發達國家的15年過渡期。作為WTO的正式成員國,中國享有非歧視待遇,即中國在雙邊貿易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要被逐步取消,其中包括:美國國會通過永久正常貿易關系(PNTR)法案,結束對華正常貿易關系的年度審議;中國根據WTO《紡織品與服裝協議》的規定享受WTO紡織品一體化成果。特別地,WTO給予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特殊和差別待遇,其中包括:獲得對農業提供占農業生產總值8.5%“黃箱補貼”的權利;在涉及補貼與反補貼措施、保障措施等問題時,享有協定規定的發展中國家待遇;在爭端解決中,有權要求WTO秘書處提供法律援助等。除此之外,WTO還允許中國保留對重要商品的進口實行國營貿易管理的權利。
2013年9月5日,習近平在圣彼得堡會見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阿澤維多時強調,中國是多邊貿易體制堅定的支持者,將一如既往做負責任的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積極參與多邊貿易體制建設。
近年來,中國在保持自身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同時,支持世貿組織將發展作為工作重心的理念,特別是為欠不發達國家提供務實有效的支持。截至2018年3月,中國已對36個建交且已完成換文手續的欠不發達國家的97%的稅目產品實施零關稅。另外,中國積極響應世貿組織“促貿援助”倡議,利用多雙邊援助資源幫助其他發展中成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培訓經貿人員、提高生產能力、發展貿易投資。2011年,中國設立“最不發達國家及加入世貿組織中國項目”,目前已成功舉辦七屆,已幫助6個欠發達國家加入世貿組織。2017年起,中國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項下與世貿組織等國際組織加強合作,在“促貿援助”領域實施合作項目,幫助其他發展中成員提高從全球價值鏈中獲益的能力。
誠如習主席所言,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世界大勢。世界各國應該積極推動開放合作,推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實現共同發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搭臺、各方參與、力圖實現人類命運大合唱的舞臺。中國積極推動多邊雙邊貿易、促進南南合作,為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代表的國際多邊組織的“包容”理念提供了精彩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