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似乎總會成真,著名科技自媒體[科技觀察]7月份曾預言過阿里早晚要全資收購優酷土豆。果然,古永鏘撐不下去了。
10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向優酷土豆(合一集團)董事會發出非約束性要約,欲全面收購優酷土豆集團,預計總金額將超45億美元。
優酷土豆前三個季度分別虧損2960萬美元、5130萬美元、8310萬美元,在過去1年時間中,優酷土豆的總虧損規模超過2億美元。以上市公司身份卻持續巨額虧損,優酷顯然需要有人來接盤了。
古永鏘也表現地很捉急。對比一年多前阿里入股優酷土豆,此次全面收購邀約優酷土豆身價便宜了約12.79%,其價值縮水明顯。
誰都看得出,視頻行業正在進行又一輪洗牌,只有BAT量級的巨頭才有資格繼續玩下去。那么,優酷的命運會如何,視頻網站的格局又將怎么變化?
1.首先是,優酷不再擁有獨立性。
首席觀察團此前就說過,阿里巴巴的投資風格是戰略投資就要控股,最好是能整體收購。就是以小股投資開路,獲得所投資公司的深入信息后如發現靠譜,立即完成控股甚至整體收購。
在阿里巴巴集團的提議下,優酷創始人古永鏘將會繼續擔任優酷土豆主席以及首席執行官,但這只是權宜之計,因為收購后如不能穩住創始人和高管團隊的話,很容易雞飛蛋打。
但隨著整合深入,情況就會就不一樣了。從阿里對高德、UC、易傳媒、文化中國等等的收購來看,這些公司最終都成為阿里的子公司或者事業部。原公司創始人則多數都是被退出或被架空,例如高德成從武全面退出、易傳媒閆方軍退居顧問;當然也有少數如UC俞永福進入阿里核心權力層,但只是少數。
古永鏘未來的命運或許能從這些奔赴阿里的“前輩”們身上看出端倪,個人解套是好事,但創始人的去留一旦成為問題,對于公司業務、公司員工、外圍布局等都將會產生持續影響。
另外,并購方案中給出的對古永鏘的兩年鎖定期,實際并不能代表優酷土豆未來兩年的穩定。很多并購案中,創始人很快就會淡出管理,僅保留名義上的職位。優酷的動蕩很可能會來得更快,管理團隊的流失也將出現。
全面收購后,優酷以后聽誰的也是個問題。答案當然只能是馬云,他執政下的優酷土豆,是否能保持以往的投入、戰略規劃、策略等等?團長君認為未必,別忘了,阿里的凈利潤也不好看。
2.優酷土豆回歸A股被搶先機,昨日教訓或重現。
這一次古永鏘著急找接盤俠進行私有化也說明個問題:視頻網站越來越需要錢。
當年優酷赴美上市可謂光鮮,但是今年已有一大波中概股私有化,大家已經領略到美國資本市場過高的融資成本和對財務的各種嚴苛要求,赴美上市已經不是最優選擇。
以目前的資本市場情況,大洋這邊的A股上市其實更容易得到資金,暴風科技都能獲得這么多投資者青睞,視頻網站或許就更不用說了。
優酷土豆作為美國上市公司的身份,要受限于財務報表,或者說接受華爾街的監視,很難持續投入和進行新內容、新業務上的探索。問題是古永鏘縱然有回歸A股的心,卻也是急不來的事情。從美國退市到回歸國內上市,優酷土豆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優酷土豆實際已經失去了回歸A股先機,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有消息稱愛奇藝正拆除VIE,準備登陸A股市場。
土豆網當年因內部糾紛落后于優酷上市,最終無奈被古永鏘吞并。這個視頻領域的昨日故事仍然在提醒著我們,資本市場的力量全面支配著視頻行業的發展,貽誤先機者很危險。
3.優酷土豆疲態已現,版權投入已跟不上節奏。
視頻網站是諸侯必爭之地,個個都是燒錢大戶。優酷土豆在合并之后一度穩居行業老大地位,但老大從來都不是那么容易當的。今年以來,視頻網站行業的格局在不斷地被刷新,優酷其實內部也很緊張。
視頻行業投入大頭是高昂的版權成本以及帶寬成本,優酷土豆雖然也在做版權投入,并效仿其他視頻網站做自制劇等,但其核心模式仍是草根UGC。這種模式雖然省錢,但在砸錢打仗的階段,優酷土豆想關起門來過小日子是肯定行不通的。
尤其在內容投入方面,優酷“小家子”心態盡顯,還是愛奇藝等其他玩家表現得更加激進。比如近期愛奇藝就成立了文學版權庫,并宣布2016年愛奇藝將推出30部以上的網絡劇,同時還購買了派拉蒙影業800部影片網絡播放版權。
高版權投入才能帶來高用戶數,根據艾瑞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8月,愛奇藝月度覆蓋用戶達2.22億,月度總有效使用時間達到18.5億小時, 用戶數和使用時長僅次于微信和QQ,成為中國移動領域第三大APP。在視頻領域,8月的移動APP排行榜上,有三家視頻APP的用戶量進入前十,分別是2.22億人的愛奇藝(第三)、1.63億的騰訊視頻(第五)和1.55億的優酷(第十)。
在移動端的推進上,優酷已經失去第一的地位。
視頻網站的未來在移動端,今年7月有數據顯示,手機觀看網絡視頻的比率逐年上升,網絡視頻用戶的手機使用率達到71.9%,首次超過PC,網絡視頻正式進入移動時代。
在這個關鍵節點,無論資本層面出現斷層、管理層更迭或在版權投入上停滯都非常致命,優酷土豆的未來可能并沒有看上去那么樂觀。
[首席觀察團](微信公號ID:techbaozou)出品,轉載注明。[首席觀察團]由TMT行業最前沿的財經媒體人、投資人、品牌公關專家組成的泛科技互聯網觀察團,提供最具價值的原創精品文章。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