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應用寶、企鵝智酷共同發布《(十一月)中國Android生態大數據報告》,報告針對數字音樂領域,進行了深度行業分析以及消費群體行為洞察。報告顯示,在愿意分享歌曲的用戶中,一半的用戶會選擇將好歌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數字音樂消費有著巨大的潛在消費市場。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以音樂內容產品為核心的“音樂+”產融生態體系已初步形成,版權保護環境的改善、付費意識的提高、優質原創音樂內容的生產,多重因素合力造就了數字音樂的繁榮。

圖1:《(十一月)中國Android生態大數據報告》:數字音樂類APP月活呈總體上升趨勢
據報告顯示,最近一年內,音樂類APP月活用戶增速極大,呈總體上升趨勢。2016年初,在線音樂類APP的月活人數達到小高峰,隨后有滑落,但從二月份起開始持續攀升,并在八九月份達到新高。

圖2:《(十一月)中國Android生態大數據報告》:30歲以下年輕人是數字音樂用戶主力
在使用數字音樂類APP的用戶中,結合年齡來看,30歲以下人群占了76.2%,年輕人是數字音樂的主要受眾,且在學生群體中滲透率高;從城市級別來看,三線及以下城市用戶最多,占據了約74%的絕對優勢;從學歷上看,高中及以下學歷用戶居多,占據約62%。同時,13.2%的90后愿意為數字音樂會員付費,80后和70后的這一比例分別為9.2%和5.8%。

圖3:《(十一月)中國Android生態大數據報告》:用戶更愿意聽手機已下載歌曲
伴隨4G時代到來,流量資費下調,移動互聯網用戶也日漸習慣通過手機來收聽和下載在線音樂。對于用手機聽歌,已下載歌曲是用戶聽音樂時的首選,偏好占比達65.6%,僅有10.6%的用戶會選擇聽聯網歌曲,不太愿意去嘗試新歌。同時,用戶在手機下載歌曲渠道方面,直接搜索占取較大比例,為49.8%,其次是按歌手查找來下載歌曲,占比為27.4%。

圖4:《(十一月)中國Android生態大數據報告》:五成用戶聽歌時不愿參與互動
而聽歌時的互動社交,50.3%的用戶表示在聽歌時都不愿意參與任何互動,只是一個人默默享受就好。只有32.3%的用戶選擇分享歌曲,這部分用戶是音樂的口碑傳播者,16.8%的用戶選擇看評論,做好一鍵分享和評論區管理,這也是音樂類APP運營比較重要的方面。而在愿意分享的用戶中,55.3%的用戶會將好歌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其次是QQ空間和微信好友,僅有9.9%的用戶會分享到微博。

圖5:《(十一月)中國Android生態大數據報告》:接近七成用戶從未為聽歌付費
對于用戶聽歌付費行為,報告指出,69.9%的用戶從未為聽歌付費,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用戶不愿意為網絡歌曲付費的首要原因是有免費聽歌的渠道,占比高達59.3%;吐槽付費功能或者定價的用戶占比分別為27.0%和13.7%。可見,在付費方式上做創新,將會有效改善數字音樂廠商的營收狀況。
據了解,騰訊應用寶聯合企鵝智酷共同成立“安卓生態研究院(AERI)”,通過相對均衡的APP表現力計算模型,每月發布應用寶“星APP榜”,并發布數據解讀報告。報告將從總體趨勢、細分領域等多個維度進行闡述,并針對當月最熱的一個移動APP領域,進行深度的用戶調查和解讀。最終形成覆蓋APP產品大數據和用戶行為調研的綜合性APP價值判斷。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